吕梁小吃大全_吕梁特色小吃美食介绍
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,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。
特色小吃有:孝义火烧、柏子山羊肉、豆角焖面、兴县冒汤、水晶豆腐、驴打滚儿、葱油花卷、山西肘子、流尖和子饭、拌凉粉、柳林碗脱
小米钱钱饭
简介
小米钱钱饭,在吕梁很流行、很普及,这是家家户户几乎每天必吃的家常饭。但这种食品在全国来说很少见,只有山西的吕梁地区西部和陕北地区才有,所以人们对此知之甚少。将白豆煮半熟后置平滑青石或钢铁块上,用小铁锤捣成小圆片,状似铜钱,故名豆钱钱。做小米饭时与米同时放入锅内,或做汤面时加入食用,别有风味。
小米钱钱饭的原料是小米和黄豆。先把黄豆放在大锅里煮六成熟,黄豆即膨胀变软。捞出后凉去浮水,往黄豆上滴一点植物油搅拌均匀(这样黄豆就不会往石头上粘了),然后放在这样一块表面光滑的石头上,用特制的“捣钱钱锤”砸。一般一次放五颗左右,连捣几下,把黄豆捣成象铜钱薄厚为宜。因为这样砸出来的黄豆成了和铜钱一样大小薄厚的形状,所以就叫“钱钱”。在农村,经常能看见家庭妇女们“捣钱钱”。
刚捣成的钱钱是湿的,不能存放,所以必须凉干(不能放在太阳地里晒,一晒就变味了)。一般在农村都是放在这样的柳条编织的“簸箩”里摊成很薄的一层凉干后再收藏在布袋里存放待用。
历史文化
相传在合乎十六国时期,石勒与牧马元帅汲桑起兵反晋,汲桑兵败被晋军杀死,石勒因为兵败后,军士伤亡严重,无奈引兵投降了汉王刘元海。汉王平时得知石勒善用兵,且英勇善战,遂亲自召见,盛情款待,封石勒为安东大将。石勒受封后,统领大军,转战于山西、河北一带,与王弥、王波形成割据势力,光初二年(公元319年)称王建立后赵。光初十年(公元327年)石勒大败刘耀,刘耀带领残兵败将逃跑,石勒率领三军奋勇直追,追到离石(即现在的吕梁市)西北(今临县境内),在紫金山间安营扎寨。是时,临县久旱,加之兵祸连年,百姓饥寒交迫,到公元328年,远近亢旱,赤地千里,石勒军士饥肠辘轳,无以为食。有的士兵偷窃、抢掠百姓财物。石勒整动军纪,命士兵采集“榆钱”(即榆树在春天结的未成熟的子实,人能吃)饱腹。把榆钱用水清洗干净,掺进小米熬成“钱钱饭”充饥。石勒还命士兵带上“钱钱饭”赈救灾民,使当地人度过了灾荒。后来百姓为纪念石勒,在紫山修建应候庙,亦名石勒寺,俗称大王庙。每逢忌祀,总要供奉“钱钱饭”。而榆树钱只在春季才有啊,到无榆钱季节,老百姓就以黄豆煮熟捣扁而代之。后来人们觉得黄豆钱钱小米饭非常香美可口,就逐渐流传开来,延续至今,就形成了今天的“钱钱饭”。
做法
小米钱钱饭的做法很简单,就是在做饭时待水开后,将小米和钱钱一起下锅熬煮,一般一锅小米稀饭里抓一大把钱钱就行了。先用大火,沸腾后改用文火熬至饭成糊状即可。熬这样的小米稀饭时,也可以根据自家的爱好、习惯,加进去南瓜和豆角,再放少许盐,这样熬出来的稀饭甜中带咸,味道特殊,很可口。冬天时,人们在小米钱钱饭里煮点老南瓜,煮出来的“南瓜米饭”金黄透剔,味道香甜,非常诱人。当然,钱钱饭的吃法多种多样,可以和红薯一起熬粥,可以和小米、土豆加面条做成“和子饭”等第,难以一一列举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合楞子
简介
流行于吕梁山区用土豆做的传统食品,尤其在山西省临县比较知名。
山西位于黄土高原,尤其是吕梁地区,这里是中国革命的老区,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,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,南与临汾市接壤,北与忻州市为邻,西隔黄河。独特的地理位置,使得这里盛产的土豆皮薄个大,口感沙沙的,味道鲜香。而勤劳质朴的老区人民利用土豆这一最简单最平凡的食材,却可以打造出一桌花色各样、种类不同的土豆宴。
做法
合楞子原料简单便宜,做法却十分复杂,所以这道菜的好吃,都看做菜人的功夫。选上好的土豆,洗净削皮,拿擦子擦成小片状,再用擀面杖捣成泥状,然后放进锅内略蒸。切记,放在锅里蒸的时候一定要在土豆下面铺一层笼布,以免蒸熟后拎不起来,而且只能蒸两分熟,蒸过了便失去了弹性。蒸好后从锅里取出,拿一笼布在手上,用勺子挑一块土豆泥,大约鸡蛋大小,放在笼布中间,然后把笼布合起,从上到下挤笼布,致使笼布内土豆泥中的水分都被挤出,土豆泥也变得紧实细密,且成球状。挤笼布一定要用力,挤出的水越多,做成的“合楞子”越好吃。把土豆泥都做成球状后,就上锅蒸。只见箅子上放满了白白圆圆的“合楞子”,猛火快蒸20分钟,“合楞子”就熟透了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临县大烩菜
简介
临县大烩菜,简称烩菜或大烩菜,是山西临县乃至吕梁地区的一道著名的汉族小吃,由于临县靠近陕北,跟榆林大烩菜有相似之处,但是由于地域跟风俗不同,临县大烩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区别。虽然此菜源与内蒙,但是随着在临县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临县独特的风味,分荤、素两种,其主要有粉条、瘦肉、土豆、蔬菜等组成,味道鲜美,回味无穷 。大杂烩是当地老百姓最为普遍的一种吃法,味道非常可口,当地人用这样的话形容其好吃:香塌脑瓜盖哩!
历史文化
烩菜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,是脚人、揽工汉、小商小贩们最喜欢的饭菜。所谓大烩菜,其实就是土豆块、豆腐块、烧肉疙瘩、圆粉条子,外加青菜少许,连汤带汁,满满一大盘,即充饥又解馋,耐饱耐渴,稀里呼噜,一顿狼吞虎咽,最适合吕梁当地的粗喉咙大肚皮,人人觉的值得、划算。
而今烩菜经过烹饪大师的多年发展,已成为吕梁的一道名菜。它选本地的土猪肉、土鸡肉、山羊肉配以有名的麻裕豆腐、临县粉条、土豆和十多种配料、辅以新鲜蔬菜,做成不同口味、各有特色的大烩菜。他们颜色红褐诱人,配菜协和,猪肉喷香,洋芋稣绵,粉条滑爽,是佐饭的上佳美味。名闻山西。该菜现在也发展到了离石、太原等地,深受欢迎。
做法
大烩菜:分荤、素两种,素烩菜以大白菜、南瓜、西葫芦、豆角、土豆、胡萝卜、豆腐、粉条等为原料,肉烩菜加羊肉或猪肉。做法是先将锅加热,倒入少许油,放入盐、大葱、大蒜、香菜、大料(猪肉烩菜)、花椒(羊肉烩菜)等佐料,再将上述原料翻炒后加水炖熟为止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孝义火烧
简介
火烧是山西省孝义县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种饼类小吃、孝义火烧有咸火烧、糖火烧、菜火烧、之分。
火烧的做法不一样,口味各不相同,但是共同的特点是它绵软不粘,香鲜可口,层次均匀,质地酥脆,宜于热吃。
历史文化
孝义火烧据说与“火烧中阳楼”有关。孝义旧城中央,有一永安市场,市中心有一座宏伟高大、壮观绚丽的古楼——中阳楼。此楼相传建自汉魏,自汉唐设郡以后,孝义为一方重镇,车骑缤纷,商贾弥至,往来郡城者,多道出其间。凡事至邑者,必身临其境,瞻仰其楼,而后赞之:真乃高矣!如此数代相传,颇有名声。而孝义人也常以其傲之。逢人便说:“俺孝义的中阳楼,半个还在天上头!”此话确有欺天之意,久之惹恼上帝,遂派火神下界烬之。
清朝顺治辛卯年四月十五日,永安市场大会,中阳楼下的四条大街,商铺错落,车水马龙,人山人海,热闹异常。小吃摊上人们品尝着各种风味小吃。
中午时辰,街市正红火。中阳楼下又增添了一位头发斑白、衣衫褴楼的卖火烧老翁。老翁眉头紧锁,似有忧闷之情。他一面制作火烧,一面高声反复叫卖;“世人快来买火烧,吞掉火烧,火就不烧”老翁奇特的叫卖声,引来众人围观。一个年青的后生问老翁:“多少钱一个?”翁答:“百两黄金,千两白银”。“小小火烧,这般昂贵,怪事!”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,深感怪异,百思不解。老翁愤激地说:“嫌我的火烧小,那你们等大火烧吧!”说罢,老翁收摊而去。中午刚过,中阳楼突然起火,不到一刻,便成瓦砾一堆。
事后,人们把中阳楼火灾与卖火烧老翁的出现联在一起,以为是神的点化。于是,城里人普吃火烧,认为不吃火烧,火即烧房燃屋,随着乡里人也照做。此后,火烧便成了邑人的食俗。至今,汾孝一带过年都吃火烧,多在大年除夕夜食,谓之“翻身火烧”。
做法
咸火烧是内包咸盐和茴香,上鏊烙烤。食时,若佐以葱花、大蒜、醋、酱油、盐、味精,更是美味可口。
糖火烧的制作将老酵、碱面和凉水一起放入盆内搅成稀糊,再倒入面粉和成团、面和好后,以手蘸凉水反复搓揉,直到面团光润时,盖上湿布饧三十分钟。同时把红糖、芝麻酱、桂花搅拌调成糖酱。然后把面团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,搓成长条、切块、摁扁,再横着擀成五寸长、三寸宽的厚片,然后,左手(拇指在上,其它四指在下)拿着厚片的左端将面提起,再反腕向案板右方一甩(甩时劲头要匀,动作要利落),“啪”地一声横落案板上成为尺把长的面片。上面抹匀糖酱,用左手托起面片左端轻轻向外伸长,同时右手把面片由右向左卷成卷,搓匀后揪成面剂,捏成桃形,收口朝上摁成圆饼。按此法将其余面块全部做完。铁鏊在微火上烧热,徐抹麻油,火烧饼坯放鏊上烙烤,烤约五分钟,再翻过来烙正面(两面约烤十分钟左右)。随后放在烤炉中,用微火烤成酱黄色即可。
菜火烧有荤素之分。荤火烧猪肉或羊肉剁成肉沫,配以萝卜白菜,再加花椒、盐、姜沫、味精、葱,搅拌成馅。素火烧纯蔬菜绡拌调料。面用温水和起,放入苏打,揉均匀,盖上湿布饧30分钟。在案板上铺撒面粉,将饧好的面团放在上面,搓成圆条,揪成面剂,并摁成圆皮,包馅,揪去收口处的面头,再摁成圆饼,上鏊烙烤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石头干饼
简介
石头干饼是吕梁的一种特色小吃,别具风味。制作石头干饼是世代家传,是城乡妇女的拿手绝活。逢时过节,大部分的户家都要做些石头干饼。如今城里有制售石头干饼的摊点。当地人把石头干饼当作礼品馈赠亲友,也是老人做寿、小孩做满月的礼品之一。原料是白面、麻油、盐碱、酵母等,工具是石子。石子要选用大小均匀的,不要大过拇指头。石头干饼是营养保健食品,一嚼就酥,易消化,人人爱吃,男女老少皆宜食。
做法
主要原料为白面、麻油、面肥、碱面,一般石头干饼里面放花椒水、食盐。
这种方法是将石块烧热,面饼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。利用石子传热慢,散热也慢,导热比较均匀的特点,以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。咸石头干饼:1.在制作的前一天就先调好面肥;2.泼油碱:将麻油倒入瓷盆内,按比例(2两麻油、加两酒盅碱汁)将碱汁加入其中,搅拌匀,随即倒入开水,再搅拌。3.将油碱水晾冷后才可倒入面粉(倘若油碱水不够使用,可用凉开水加之)。用手搅匀,呈棉絮状时把面和好,软硬程度类似于干饼面。面和好后,放十分钟醒好,待制作。
制作前,先将石子淘洗干净,倒入砂鏊或者铁鏊,擦点油在石头上面,以防石子粘在面饼上,然后反复搅拌,使石子升温均匀。制作时,先揪一块面团,反复揉之,柔至光滑即可。然后,把揉好的面团檊成圆状薄饼。将烘热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摊开,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层,将圆状饼胚置于其上,再将四周的石子覆盖于面饼上。一般每公斤面可制作15个左右。
这种烙制食品的方法虽然古老,然而由于焙烙传热均匀,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,吃起来咸酥成香,非常可口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孝义油炸糕
简介
油糕也是孝义的一种风味小吃。尤其是孝义的油炸豆馅糕、油吱糕,色、香、味俱佳,吃起来软而有筋道,甜而不腻,非常可口。蒸糕面是做好油糕的关键。要一气蒸熟,不能有夹生面;要掌握好面的软硬,软了不能捏,硬了失风味。孝义油糕有馅糕、枣片糕两种。把案子糕切片油炸,谓之枣片糕。馅糕又有糖馅、枣豆馅之分。婚寿喜宴,在上大菜之前先上一盘油炸糕,谓之喜糕、寿糕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抿尖
简介
抿尖是晋语区常见的家庭面食,是山西省中部家庭日常的一种面食,晋语称为抿圪抖儿。抿尖的抿字表示此种面食的制法,尖则是指此种面食出锅后的形状。
用豆面(或玉米面、高粱面)与白面按照一定比例掺杂(用纯白面也可制作),加水和面至较稀的程度。将沸水锅上放上抿尖床,将和好的面置于平面上面有多个筷子头粗细的孔眼的抿尖床上,然后用抿尖挫或手掌用力推压面,做出抿的动作,使面从抿尖床的孔眼中穿过,成型,落入下面的锅中煮熟。煮熟后将抿尖用笊篱捞起,一般浇各种卤(用山药蛋、西红柿等制成,方法随意)或烩菜食用。
作为山西传统面食的一种,抿尖的口感独特,易于入口且容易消化,是山西传统面食的代表之一。兴县民间谜语云:“疤女子朝天起,小后生挽占起,不地不喳闹打起”,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抿尖制作的过程。抿尖汤加黄米捞饭混合食用别用风味。
做法
抿尖制作须用抿尖床。抿尖床架木制呈井字形,中间开长形口,口上放置抿尖拍了。抿尖拍子为铁置或铜制,呈凹形,岫面上开密密麻麻排序整齐的小孔眼,四边缘凸起,嵌在床架上,上下须严丝合逢,否则不能操作。
将豆面加水和合成软糊状,用铁勺挑在抿尖床上(抿尖床须搭水在滚沸的锅沿上),右手按床架,左手拿抿拐拐把糊状豆面一下下抿到沸手锅里,煮熟用笊篱捞在碗里,加山药条条与各种调料食用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石头饼
简介
石头饼,流行于晋南的一种特色小吃。又称石予馍,唐朝时称石鏊饼,明清朝称天然饼。该烹调方法主要利用石块传、散热慢,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,从而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。制作时,先将石块烧热,然后将和好的白面或豆面直接放在石上制熟。其口感酥、脆、咸、香。
汾阳石头饼是中国最古老的铁板烧食品。又称石予馍,唐代称石傲饼。特别:经久耐储,携带方便,口感酥脆咸香。
汾阳石头饼历史渊源
历史文化
石头饼(又称沙子馍)顾名思义是在制作过程中有石头参与到的。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。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。石烹法的出现,应该说与人类谷、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。植谷为食,始于神农时期。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,即传说中的炎帝,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,他首创农业生产,教人食谷。《白虎通》云;“古之人皆食禽兽肉,至于神农,人民众多,禽兽不足,于是神农因天之时,分地之利,制来吕,教民劳作。”然谷物粒食,不宜于火上直接烧烤,先民就发明了“石上燔谷”之法。《古史考》云:“神农叫时民食谷,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”。关于“石上燔谷”,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载《礼记·礼运》有“其燔黍捭肠人。污尊而杯饮燔黍,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,燔之使熟之。”、“臂析肠肉加工于烧石之上而熟之也。” 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。
做法
有白面和豆面两种,后一种一般供自家食用。由于人们的食性不同,所以白面饼又分为包馅石子饼、糖石子饼与一般石子饼。主要原料为白面、麻油、酵母(比例为白面1公斤、麻油0.2公斤、酵母0.1公斤)、碱面,如制豆面石子饼最好放些炒熟的麻子、花椒水、食盐。制包馅的,则是红糖馅。
一般石子饼:1.在制作的前一天就先调好酵母;2.泼油碱:将麻油倒入瓷盆内,按比例(0.2公斤麻油、加入两酒盅碱汁)将碱汁加入其中,搅拌匀,随即倒入开水,再搅拌。3.将油碱水晾冷后才可倒入面粉(倘油碱水不够使用,可用凉开水代之)。用手搅匀呈棉絮状时,把面和好,软硬程度类似于干饼。面和好后,放的十分钟,再制作。
制作前,先将石子淘洗干净,倒入砂鏊,擦点油,(以防石子粘在面饼上)然后反复搅拌,使石子升温均匀。制作时,先揪一块面团,反复揉之,使之看似光滑即可。然后,把揉好的面团檊成圆状薄饼。将烘热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摊开,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层,将圆状饼胚置于其上,再将四周的石子覆盖于上。一般每公斤面可制作15个左右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兴县冒汤
简介
帽汤,以山药、粉条、羊肉等为主料,上浇鸡旦皮、豆腐皮、葱段、辣丝等十多种调料制成,咸麻酸辣,鲜香可口,俗称“扁食帽汤”,是山西省远近闻名的汉族传统小吃,其中尤以兴县帽汤最为有名。
历史文化
兴县帽汤兴起的时期,史料里面没有记载。据说,清代乾隆九年,在京做高官的兴县籍人孙嘉淦回兴县探亲。探亲期间,他访亲问友,朋友们招待他的就是粉汤和饺子。当时的粉汤就是细粉条内调以辣椒、花椒、胡椒、葱、芜美、食盐、醋等调料。饺子是羊肉馅饺子。孙嘉淦吃到老家的两种风味食品,赞不绝口,直吃的肚子鼓胀才罢休。吃毕,孙嘉淦沉思片刻说:粉汤吃起来虽香鲜可口,但品种太单调,若能把饺子与粉汤融为一体那该有多好。次日,朋友就有意把煮熟的饺子混在粉汤内,端给孙嘉淦吃,孙嘉淦吃后感到两种混在一起吃比分开吃要可口。
此后,人们在做粉汤出售时,总要配以饺子。
做法
兴县帽汤的原料为细粉丝、小扁食、青红丝、海带丝、葱丝、鲜芜要、香油等。粉丝多自制,山药捣碎,过筛,做成淀粉,淀粉内配以适量自矾,用极细的小孔(香头粗细)的漏瓢,漏入滚沸的锅内,熬约十分钟,捞出,搭在木架上,半干后收起,晾干。青红丝多用鸡蛋制作,鸡蛋放入炒瓢内,摊薄,待焦黄时取出,切成细丝。小扁食馅有素荤之分,素馅多用白菜、粉条、豆腐拌以香油等调料做成,荤馅有羊肉、猪肉之分,羊肉馅多用萝卜,猪肉馅多配白菜、粉条。制作帽汤先把水烧开,把事先准备好的细粉丝、小扁食按吃食人数,适量下锅,一般一碗帽汤下饺十个。煮熟后措在小碗内,舀点汤,撒上青红丝、海带丝、葱丝、鲜芜蔡,灌以胡椒、花椒、生姜、食盐、醋,辣椒等调料汤,即可食。食时配以拉丝烙饼更是可口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岚县莜面
简介
莜面,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。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。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,可与精面粉媲美。由于莜麦性喜寒、旱,在岚县莜麦大都种在山火丘陵的最顶端,这样就使得种植面积缩小,播种收割也不是很方便而且每年可以种两季的莜麦成了一季,所以产量不是很大,但也正是由于在这种条件下长成,所以岚县的莜面有着其他地方品种无法比拟的味道,也是绝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。
加工莜麦面有特殊要求,须先淘洗,后炒熟,再磨面;炒时要掌握火候,不宜过生或过熟;食用时要用沸水和面,称为冲熟,做成的食品必须蒸熟,群众称为三熟,如三熟中一熟不到,就会影响食用。
晋西北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摸索了花样繁多的莜面吃法。以五寨为例,在面板上可推成刨花状的“猫儿朵窝窝”;可搓成长长的“鱼鱼”;用熟山药泥和莜面混合制“山药饼”;用熟山药和莜面拌成小块状再炒制成“谷垒”;将生山药蛋磨成糊状和莜面挂成丝丝的“圪蛋子”;小米粥煮拨鱼鱼的“鱼钻沙”;莜面包野菜的“菜角”;更直接地将莜面炒熟加糖或加盐的“炒面”等等,各具风味,百吃不厌,莜面食品常常用以待客。
历史文化
莜麦在各地称呼很多,如“油麦”“稞燕麦”“玉麦,“苏鲁”等。《穆天子传》称“焚麦”,《黄帝内经》称“迦师”,《广志》称“折草”,《稗海博志》称“燕麦”,《史记》称“斯”,《唐本草》称“麦”等等,名称之多,说明莜麦生产在中国历史久远。据山西省志载,最少有2500年的历史;最早可能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,后来逐渐成为北部高寒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,并从唐代始,从内蒙、新疆、西藏等处被引种到俄罗斯、智利、美国等国家。